close

 孟子說:「人人都有不忍他人受到傷害的心靈,先王就是因為有不忍他人受到傷害的心靈,於是才有不忍百姓受苦受難的政治。拿不忍他人受到傷害的心靈,施行不忍百姓受苦受難的政治,管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運轉東西那樣的容易了。」

  所以說人人都有不忍他人受到傷害的心靈,就像現在有人忽然看見幼兒就快要掉到井裡面去的時候,人人都會有驚懼、憐憫的心靈產生;這並不是想藉以結交幼兒的父母,也不是想要在鄉里朋友間搏得好名聲,也不是厭惡自己會有不仁的名聲才這樣子的啊!

  這樣看來,沒有驚懼、憐憫的心靈,就算不得是人了;沒有羞恥、憎惡的心靈,就算不得是人了;沒有辭謝、退讓的心靈,就算不得是人了;沒有辨別是非的心靈,就算不得是人了。

  驚懼、憐憫的心靈,是仁的發端。羞恥、憎惡的心靈,是義的發端。辭謝、退讓的心靈,是禮的發端。辨別是非的心靈,是智的發端。人人都擁有這四個善端,就好像他擁有手足四肢一樣。明明擁有這四個善端,卻說自己不能行善,那就是自己傷害自己的人啊!(明明擁有這四個善端),卻說君主不能行善,那就是傷害君主的人啊!

  凡是(了解到)在我心靈裡面擁有這四個善端的人,如果知道把它們全部加以擴大、充實的話,善端就會像火剛開始燒起來,像泉水剛開始湧冒出來。如果你能夠好好地加以擴充的話,那就足夠保有整個天下;如果不能夠好好擴充的話,那就連要事奉父母都辦不到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輝艾BOOK 白暐輝 的頭像
    輝艾BOOK 白暐輝

    輝艾BOOK 白暐輝的部落格

    輝艾BOOK 白暐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